编组站综合自动化(CIPS)建设后评估
成都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CIPS)建成投产以来,标志着中国铁路编组站进入技术升级的新阶段,目前已有数十个编组站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实际效果如何?与传统编组站相比有何差异?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哪些提升空间?本文将通过CIPS为例,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建设进行后评估,一窥其实际效果。
成都北编组站采用的信息控制一体化系统是我国目前设备先进、世界技术领先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 ( C omputer I ntegrated P rocess S ystem)。
最后,第五章探讨了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展示了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本书为铁路信号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了理解和掌握自动化驼峰控制系统的实用指南。
厦深铁路广东段开工建设
1、日前,厦深铁路(广东段)开工动员大会在广东省潮州市沙溪镇举行。在喜庆的锣鼓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宣布厦深铁路(广东段)开工。汪洋指出,加快铁路建设是促进广东及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2、年11月16日:完成厦深铁路项目前期开工工程的招投标工作。2007年11月18日:厦深铁路施工单位进驻现场。2007年11月23日:厦深铁路福建段工程正式开工。2008年1月6日:厦深铁路广东段工程正式开工。2012年9月10日: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项目获得批准。
3、厦深高铁的建设工期为4年。以下是关于厦深高铁建设工期的相关说明:开工时间:厦深铁路福建段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广东段于2008年1月6日开工。
4、年10月24日,厦深铁路广东段项目公司筹备组成立,着手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11月16日,完成了项目前期开工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并于11月18日正式启动施工单位的进驻。紧随其后,2007年11月23日,厦深高铁福建段正式开工。在这一年结束时,2008年1月6日,厦深高铁广东段也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修筑时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和多年冻土那个困难最大?(求告知...
高原冻土堪称高原铁路的“杀手”,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一直是世界性工程难题。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铁路要穿越长达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区,几乎占格拉段线路总长的一半。
生态脆弱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土层浅薄贫瘠,生态十分脆弱,一但遭受人为破坏,要恢得几乎不可能。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长960公里)、所经冻土线路最长(544公里)、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高原铁路。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给青藏铁路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给青藏铁路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一片冻土区。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在冻结的状态下像冰一样,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会被它顶起来。到了夏季,冻土发生融化,体积缩小,钢轨也就随之降下去。
建设者在修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的3个困难:生态脆弱、高原缺氧、多年冻土。生态环保 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铁道部在铁路开工前,组成联合专家组对沿线生态环保工作深入调研,制定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专项预算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程。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级科技难题,共同构成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无法忽视的挑战。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冻土环境相比,青藏高原的冻土不仅纬度更低、日照更为强烈,而且由于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在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强化郑州铁路枢纽地位
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既是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会点,更是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北京—郑州—武汉—广州客专和徐州—郑州—兰州客专的十字交会点,加快郑州东站建设迫在眉睫。
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是郑州。以下是关于郑州作为铁路枢纽中心的几个关键点:地理位置:郑州铁路枢纽位于国家铁路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中央心脏位置,这使得其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中原腹地的广阔区域,位于中国中部的繁华都市郑州,矗立着一个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铁路网络中心——郑州铁路枢纽,它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杰出代表,闻名于全球。
郑州铁路枢纽之所以排名第一,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庞大的规模和完善的各项功能。首先,在地理位置方面,郑州作为中国的地理中心,处于河南省的省会位置,具有显著的交通枢纽地位。它连接了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关键铁路线路,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郑州设置了多个高铁站,主要有4个。 郑州东站: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于2012年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该站接入了京广高铁、徐兰高铁等多条重要线路,承担着大量的高铁列车始发、终到及经停任务,极大地提升了郑州在全国高铁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预计建成时间:按照施工计划,2021年年底,郑州南站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将强化郑州国家铁路枢纽地位,建成高铁南站等工程。郑州南站是郑州市第三个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站,与郑州站、郑州东站形成“金三角”的枢纽格局,对于强化郑州国家铁路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地铁2号线的设计新理念?
因此,南京地铁2号线的建设基点是:增加南京城市的经济活力;体现南京城市的文化特色;美化南京城市的人居环境;提高地铁网络的经济效益。2设计工作的四大理念理念指导行动。只有正确的理念,才会带来有价值的行动。针对以上南京城市特色及南京地铁建设的基本点,《投标文件》提出了南京地铁2号线设计工作的四大理念。
南京地铁2号线以其独特的艺术设计,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了车站文化之中。各个主要站点的墙壁上,矗立着精心设计的主题文化墙,通过雕塑和壁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南京地铁2号线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京地铁2号线的艺术设计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主题,在主要车站设有主题文化墙,运用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南京地铁2号线的文化主题。
南京地铁2号线,以其红色列车群在马群车辆段运行,是江苏省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该线属于地铁系统,当前处于运营状态。线路起于油坊桥站,终点站则是经天路。线路数据方面,全长380千米,包括22公里的地下线(占52%),以及18公里的地面线和高架线(占48%)。
新街口站作为南京地铁网络中的重要换乘站,也采用了岛式站台设计。在这个车站,乘客可以在同一站台上换乘1号线和2号线的列车,大大简化了换乘流程。此外,新街口站还设有多个出入口,方便乘客前往周边的商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除了上述两个例子外,南京地铁2号线的明故宫站和大行宫站也是岛式站台车站。
南京地铁二号线每日清晨6时即启动运营,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作为南京地铁网络中第二条投入运营的线路,地铁2号线自2010年5月28日起正式开通,其标志色为鲜艳的红色,象征着活力与热情。该线路的运营时间设定为早上6时至晚上23时,确保乘客能够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轻松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