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1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及材料、公路方面的资料,复习题...
1、第一章 公共基础第二章 《材料》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略二主要考试内容⒈土工试验⑴土的三相组成及物理性质指标换算理解:土的形成过程。熟悉: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指标换算。掌握: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
2、第一部分:大纲主要参考书目和重点内容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重点关注章节内容,这是理解公路工程基础知识和技术标准的关键。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涉及设计规范的关键部分,对于掌握路基设计的具体要求至关重要。
3、试验员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总说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考核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试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分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两个等级。
烧结的具体原料配比该如何配
1、烧结: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粘结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或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烧结原料及配比方法 ①含铁原料:含铁量较高、粒度5mm的矿粉,铁精矿,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等。
2、烧结普通砖配比要求有原材料、砖料配比、水分含量、烧成温度。原材料:主要原材料包括黏土、煤渣、石灰、石粉等。其中,黏土是烧结普通砖的主要原材料,其含量应占砖料总重量的60-80%。砖料配比:烧结普通砖的配比以黏土为主,其次是煤渣、石灰和石粉。
3、烧结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配料与混合两个关键步骤,配料方法则涉及对含铁原料、熔剂和燃料的精确配比。配料:含铁原料:像是矿粉、铁精矿这些“铁家族”的成员,它们含铁量高,是烧结矿的“骨架”。粒度要大于5毫米,确保烧结时结构稳定。熔剂:熔剂就像是“调和剂”,让烧结过程更顺畅。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怎么做。尽量具体一点
按照初步配合比制作试件,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各材料比例,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优。确定最终配合比 结合实验数据和工程实际需求,确定最终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提交配合比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原材料性质、实验数据、配合比的确定过程及最终配合比等内容。
确定最大粒径控制:上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1/2。中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为层厚的2/3。结构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为层厚的1/3。对于粗料,需进一步减小这个比例,以保证施工质量。目标配合比设计:此阶段主要确定矿料级配和初步估计最佳沥青用量。
方法如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确保最大粒径的控制,上层不超过层厚的1/2,中层为2/3,结构层则为1/3,对于粗料需进一步减小这个比例,以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设计过程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阶段,核心目标是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以指导施工。
确定AC-13沥青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石料的类型和筛分结果,以及规范版本。例如,根据我以往的经验,AC-13I型的配合比大致为10-15mm碎石与5-10mm碎石的比例大约是27:22,0-5mm石屑的比例为35,中砂的比例约为12,矿粉的比例为4。这些比例可能会因具体石料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混凝土立方怎么算
1、混凝土方量的计算公式是:混凝土方量 = 长 × 宽 × 高 × 比重。在这个公式中,长、宽、高代表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而比重是指混凝土的密度,通常取值为2400千克/立方米。计算出的方量单位通常是立方米。在具体计算时,需要先确定混凝土的密度和配合比,然后根据实际的模板尺寸和深度进行计算。
2、一立方C30混凝土需要270公斤45MPa的水泥、700公斤黄沙、1326公斤石子和192公斤水。1立方米C30混凝土原材料质量=270+700+1326+192=2488(公斤);水泥是50公斤1包,所以水泥需要270÷50=4包。配合比计算: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 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3、混凝土立方的算法:混凝土立方量即混凝土浇注体的体积,一般是以外形尺寸来计算的。先计算出截面面积,然后乘以长度或高度。比如混凝土梁的尺寸是宽400mm、高600mm、长6000mm,其立方等于长乘宽长高等于44立方米。
4、混凝土浇筑体的体积就是混凝土的立方量,混凝土构件的体积是以其外形尺寸来计算的。一般是先计算出其截面面积,然后乘上其长度或高度。譬如某梁的尺寸是宽400mm×高600mm×长6000mm,那么该梁的体积计算为0.4×0.6×6=44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