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是什么?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如下: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机是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机是以晶体管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1958年左右。这代计算机因采用电子管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主要用于科学,军事和财务等方面的计算;第二代是晶体管时代,约为1958--1964年。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集成电路。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发展共经历了4个时代,各是: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
1、人们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把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时代),分别为 你好 通常是按计算机中硬体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成电子管、电晶体、中小规模积体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积体电路四个阶段 根据计算机的(),计算机的发展科划分为四代。 根据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计算机的发展科划分为四代。
2、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从1960年到1964年,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
4、计算机发展共经历了4个时代,各是: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5、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个阶段(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至1958年)。第二个阶段(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至1964年)。第三个阶段(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至1970年)。第四个阶段(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6、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划分是根据它的电子元件划分的,分为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也是第一代计算机。它们的体积非常大,耗电量大,效率低。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
1、电子技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20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1904年),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寿命短(灯丝寿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重30吨,用18000个电子管,功耗25千瓦。
2、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3、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
4、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发展中,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半导体和激光领域。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创新带来了晶体管的诞生,这一发明开启了固体电子技术的新纪元。紧接着,中国在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将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5、计算机的发展史: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
计算机发展历程的4代各采用什么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发展历程的4代各采用的电子元器件分别是: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器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一代计算机,以1946年出现的电子管计算机为代表,其核心组件是电子管。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进行操作,存储能力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从1958年开始,以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以存储器为中心,能够使用高级编程语言,如FORTRAN和COBOL。
计算机发展共经历了4个时代,各是: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简述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过程
1、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到了1970年前后,随着对半导体器件需求量的增加,尤其是大型电子计算机对集成电路需求的推动,促进了国内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国很多高校都先后增加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
3、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器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4、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发展,一般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习惯上称为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到50年代后期),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础器件。代表机型IBM公司的IBM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