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铁路简介
巴格达铁路,起自博斯普鲁斯海峡,至波斯湾,全长约2000公里。这条铁路于19世纪末德国推行东进政策时开始规划,旨在连接欧陆铁路,直抵波斯湾,成为汉堡、柏林、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间的直通大铁路。铁路的建设目标不仅为了加强德国在土耳其的势力,更对其它地区产生威胁,如高加索、波斯和英属印度。
人口115万(1985),为全国第二大城。历史上为地中海东通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波斯等地的交通要站。中东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现有铁路通往伊拉克、土耳其、地中海岸、黎巴嫩与本国南部及约旦。工业有丝织、棉纺织、地毯、植物油、肥皂、制糖、管道等厂。棉花、羊毛、烟草等农牧产品的贸易颇盛。
在中国率先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在中东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巴格达铁路计划。获得德皇大力支持的这个铁路计划,是可以看作是德国世界政策的一部分的,如果成功那么柏林的意志就可以在中东大大的加强了。这就引起英法的不满,围绕这个铁路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1911年。 在这段时间的列强的殖民扩张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德国高铁发展史
1、德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线于1991年6月建成,连接曼海姆和斯图加特。第二条高速铁路线则在1992年开通,连接汉诺威和维尔茨堡。这些高速铁路上运行的ICE列车,速度可达250公里/小时。1993年起,ICE列车延伸至柏林,使德国首都也纳入了高速铁路网络。ICE列车还跨越国界,实现了苏黎世至法兰克福等国际线路的直通运输。
2、年,德国就已展现出高速铁路的雏形,IC城市间铁路的运行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00公里每小时。同年,德国政府决定在汉诺威和维尔茨堡之间建设一条高速铁路,工程正式开工。然而,这条高铁的建设周期异常漫长,直到20年后的1991年,才终于投入运营。
3、德国高速铁路即“城际高速铁路”,是连接城市,解决人员、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它将德国国内130多个大小城市连为一体,对人员和信息的往来与交流,以及经济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高速铁路有磁悬浮技术和传统的轮轨技术。
德意志帝国——建立在“煤铁”之上的国家
德国的重工业发展迅猛,1860年代超越法国,成为全球工业化的先驱。普鲁士凭借其煤铁资源和1833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实现了经济的实质性一体化,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为帝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普鲁士的经济霸主地位,正如凯恩斯所言,正是“煤铁”力量的体现。
答案B 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凯恩斯话中的“煤和铁”代表的是什么,从而推断出凯恩斯的活强调的是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B项。
解析例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到“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强调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答案为B。材料分析题解答步骤包括定位、审题、分层找点与作
柏林巴格达铁路能否体现军国主义
能体现。柏林巴格达铁路的建设始于19世纪末,由德国帝国积极推动。该铁路以连接德国和巴格达为目的,穿越土耳其和叙利亚等地区。在当时的背景下,德国帝国主义正在迅速崛起,其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扩张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柏林巴格达铁路的建设确实可以被视为德国帝国主义、甚至是军国主义的一部分。
德国修筑巴格达铁路的计划直接触犯了英国在西亚、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国在非洲的侵略计划和在南美的倾销政策也同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德国积极加强海军,力图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英德在殖民地、商业和军备等方面的斗争使两国的关系日益紧张。
在东亚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在中东开始修筑巴格达铁路,在非洲制定了斜断非洲大陆的计划,与英法两国在东非、南非等地展开直接的竞争,在太平洋地区与英美两国争夺萨摩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等。一时之间,德国扩张触角遍布了世界各大洲。
克劳斯·爱泼斯坦(Klaus Epstein)在分析一战起因时指出:“威廉德国的威胁并不在于其版图、人口、经济水平、工业能力,而在于其国内存在的强烈的军国主义扩张情绪,对现存国际体系秩序与领土安排的否定,以及皇帝本人对采用激进军事手段打破秩序安排的倾向。这一切都令其他欧洲国家对德国的崛起感到恐惧。
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被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后,俄国宣布总动员;德国对俄、法宣战;英国对德宣战;奥匈对俄国宣战;意大利初期中立,后转向协约国对德奥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