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选定的原则是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如下:(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首要原则是选址。优先选择那些林业基础扎实、技术实力雄厚、行政管理能力强的地区或单位,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示范标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炼出宝贵的经验,为后续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科技示范县人民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林业工作的重要位置,落实措施,抓出成效。林业科技示范县人民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与协调,研究解决示范县(村、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一)提供与林木良种推广使用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二)对推广使用的林木良种进行试验、示范;(三)指导下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的林木良种推广使用工作。第九条 林业科研单位和院校应当根据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林木良种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加快林木良种的推广使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10月,当时它作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一个职能处室,即情报研究室正式成立。这一阶段,研究所主要服务于院部的科技信息需求。在1964年,国家科委对林业部的提议给予了批复,批准建立“林业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科信所,成立于1964年3月,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是一家专注于林业软科学与信息服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绿树环绕的环境,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历史领导层变动如下:1964年,陈致生先生担任所长,开始了他的任期。紧接着,代所长一职由关百钧先生在1965年至1966年期间负责。1978年5月至1981年10月,陈国兴先生主持工作并担任副所长。1981年11月至1983年5月,陈致生先生再次担任所长。
年7月,中国林科院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批,获得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这一专业在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点学科,并在2010年进一步提升为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由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包括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忠明,1964年出生,从事情报检索、数据库建设与信息网络工作25年,拥有丰富经验和学术水平。他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森工系林业机械专业,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与硕士生导师。
什么是智慧林业
1、智慧林业,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旨在将现代科技融入林业人才培养,构建智慧林业知识体系,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林业人才教育新路径。
2、智慧林业,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推动林业高效高质发展的智慧化系统。它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服务规范,构建互动化、一体化、主动化的运行模式,旨在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等的协同推进,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智慧林业是一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林业管理、生产和经营中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其主要目标是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经济效益。
4、智慧林业是林业领域的一个新兴专业,通过整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旨在实现林业的高效管理和生态价值的凸显。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林业人才。
中国发布林业科技成果有何亮点?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5日发布了5项林业科技成果。其中一项关于森林对PM5调控作用的研究显示,针叶林对PM5等颗粒物的沉滞效果更显著。近年来中国频繁遭遇大范围的雾霾污染,有效调控和消除PM5等颗粒物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林业生态育种是近年来林业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领域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针对森林树种的遗传改良、育种模型与方法的创新、森林营建与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目前,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已将林业生态育种纳入了其科研与发展计划之中,逐步推动着林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获批涉林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林业系统保持主体地位,在科技基础性条件平台工作专项等国家新增研究计划中也获得了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