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与省政府共商加快江苏铁路建设
铁道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宁举行铁路建设座谈会,共同商讨加快江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省委书记李源潮出席了签字仪式。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省长梁保华出席座谈会并签署了会谈纪要。副省长李全林、省政府秘书长李小敏等参加了座谈。 梁保华在座谈中对铁道部长期以来对江苏经济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两会”期间,铁道部与江苏省签署加快江苏铁路建设会谈纪要,这对江苏省加快铁路建设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月26日,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连云港举行。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出席动员大会,并共同为连盐铁路建设启动开工按钮。刘志军和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学勇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年3月1日,一场国家铁道部、上海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共同参与的沪通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江苏南通盛大召开,象征着沪通铁路项目的全面启动。作为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一环,沪通铁路由三地政府部门共同投资建设。
宁启铁路的建设起点为南京,终点是启东,当前实施的是一期工程南京至海安段,总投资高达32亿元,由铁道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同投资。自2003年3月施工以来,中铁四局、十一局等参建单位紧密协作,工程进展顺利。
京沪线为什么不走距离更近的苏北而走安徽?
1、第一:安徽北部军事地位更加重要。安徽北部人口稠密,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这片区域起家的。到了近代得海洋者得天下,江苏沿海似乎应该更重要,但是江苏东部海岸多滩涂,连云港以下没有天然港口。所以这里军事地位依然不如安徽。第二:清末安徽北部发现不少煤矿,运输需求大。
2、京沪线走安徽,跟苏皖两省没有丝毫关系,跟京杭大运河有直接关系。清微的国人,一点不比当代国人笨。按当时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如果把京沪线设计在苏北,从徐州到扬州,几乎和大运河重复,就会造成苏北运力过剩。走安徽,虽绕点,但运力的效率更科学。
3、苏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很多人对于京沪高铁二线为什么不从安徽路过,而选择从苏北路过。这是有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苏北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要知道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人口流动数量是比较频繁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将京沪二线从上海地区修至北京。
4、系,跟京杭大运河有直接关系。清微的国人,一点不比当代国人笨。按当时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如果把京沪线设计在苏北,从徐州到扬州,几乎和大运河 重复,就会造成苏北运力过剩。走安徽,虽绕点,但运力的效率更科学。 就比如,当时铁路和煤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运煤是铁路的主要业务之一。
5、因为老京沪线链接的都是省会和大城市,走老路线有助于吸引客流,保证经济效益。还有就是京沪高铁最为京沪线的客货分流铁路,相距是不能太远的。
江苏铁路为什么发展很慢,主要受江苏什么自然条件的制约?
1、扩大运能。按测算,如果铁路运输的份额提高一个百分点,我省的物流成本将降低一个亿以上。因此,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是江苏铁路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水质,水深,城市位置和港口竞争力都不好,怎么可能会发展的好。江苏盐城是沿海最大的地级市之一,沿海地区是一个连续的潮滩,缺乏深水港口条件。该基地正在开发中,南端被保护为丹顶鹤的栖息地,发展条件是三个沿海城市中最差的。
3、想成为优良港口跟条件有关:如避风,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边装卸效率、库场面积等。才有利于大吨位船舶的停靠。而且所处地区交通要便利,比如有铁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现代话运输网与之相连是转运枢纽集散中心。 港口一般都处于交通要冲,腹地广阔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的地区应该比较发达。
4、镇江,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可以用“江左形胜地,最数古徐州”来形容。它凭借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从古至今商业一直繁荣。但遗憾的是,随着水运逐渐被铁路取代,镇江失去了省会地位,发展速度相比南京、苏州等地要缓慢很多。
5、-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内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季节性影响大,冬季结冰,枯水期水位低,难以保证全年通航;- 运送速度慢,增加货主流动资金占用。水路运输适合运距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太强的各种大宗物资运输。
6、江苏省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江苏的粮食、棉花、油菜、茶叶、草料等农产品以及鱼、虾、蟹等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江苏省还拥有多条交通大动脉,是全国交通网中的重要节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