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号文铁路概算如何用
计划利润:计划利润的计算基数为直接工程费(不含运杂费和临时房屋及小型临时设施费)加上间接费。根据115号文表24中的费率,计划利润的计算系数调整为0.7,这表明最终利润的计算也会相应减少。总体而言,42号文的调整主要针对个别费率进行了调整,而基本的使用方法仍遵循115号文的规定。
铁路工程概预算是指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详细来说,铁路工程概预算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筹集资金、控制投资和监督建设的重要依据。
单项预算条目输入完成后,软件将自动计算概预算。计算结果会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输出文件类型,如单项概算、总概算等。点击生成的电子表格,即可查看详细的预算信息。整个过程既高效又精确,确保了铁路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方法/步骤 1 登陆铁路投资网站下载铁路概预算软件安装程序,按照说明安装软件,安装完成后,插入密码锁打开预算系统。步骤阅读 2 进行预算编制前期的数据准备,依次为材料方案,工费方案,机械方案,补充方案,结尾方案等都需要一一设置完成。
铁路工程概预算费用组成及取费标准
铁路工程概预算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直接工程费、间接费、税金等。直接工程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等。例如,人工费是指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的工人的工资和津贴等费用;材料费则是指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费用。
本书是“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基础知识、编制方法、费用组成和取费标准,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铁路工程单项概(预)算编制示例等。本书各章均有实例,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
本书内容涵盖:铁路工程概(预)算的基础知识,包括编制原理和技巧;费用构成与取费标准的详细解读;深入解析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践应用;以及精心设计的铁路工程单项概(预)算编制实例,每个章节都配有实际案例,旨在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各项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主要作用:(1)是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2)是编制标底、投标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3)是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4)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4.施工预算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为控制施工成本而编制的一种预算。
铁路房屋工程预算定额一般用什么软件套
对于铁路房屋工程的预算定额,建议使用专为铁路行业设计的计价软件,以确保定额的正确应用和预算的准确性。 以上信息来源于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工程基本定额(TZJ 2000-2017)》等14项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生产生活房屋一般采用铁路专用定额,属于铁路行业全国统一定额,现行的是《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第十册房屋工程》,软件选用专用铁路计价软件就行。
广联达软件目前包含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和园林五个专业的定额。 截至2023年3月4日,广联达尚未提供铁路专业的定额。 铁路定额是编制铁路工程预算和补充预算定额的重要依据。 铁路定额适用于铁路工程预算的编制,不包括房屋建筑预算。
铁路的编制办法113之前是什么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113号”从2006年7月1日开始执行至今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为了使我们收益最大化,在这里我们共同进行一下回顾及探讨。
对铁道部《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以下简称“113号文”) 作如下调整: 删除“113号文”施工措施费中“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的相关内容,并调整“施工措施费率”和“设计速度≤120Km/h的工程施工措施费费率表”。
该教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6]113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土建部分)》为编写基础,对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与调整,旨在全面介绍铁路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内容和方法。
以前有经济警察、港口警察、铁路警察等,他们是事业编制,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编制,警察中的公安就要求统一编制,即是公安即是公务员,不过现实很难实现,公安局里还是有一些编制人员,一般也是通过公开考试。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事业单位内受部委托承担某项全路性工作任务的非独立的事业机构(以下简称部委托任务事业机构)。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事业单位内党委、行政、纪委、工会、共青团和公安保卫等所有部门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部属运输企业要依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本企业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铁道部前发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劳动和卫生司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