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有哪些常用对刀方法?各种方法有何特点?
数控车床的常用对刀方法包括试切削对刀法、机械对刀法和光学对刀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试切削对刀法 对刀原理:该方法通过试切削工件来确定刀具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刀架在外圆刀位置换上切割刀时,尽管刀架本身未移动,刀具的坐标位置看似未变,但实际上两把刀尖位置不同。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有三种(图1):试切削对刀法、机械对刀法和光学对刀法。
试切法对刀。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较多的一种对刀方法。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
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在实际操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对刀方式。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成后,主轴旋转,刀架移动至工件处试切一段外圆。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使刀具离开工件,测量该段外圆直径。
对刀方法:数控加工的对刀,对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还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操作。所谓对刀,就是在工件坐标系中使刀具的刀位点位于起刀点(对刀点)上,使其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由此刀具所切削出的加工表面相对于定位基准有正确的尺寸关系,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数控车床如何做到正确对刀
1、事实上,找工件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该点的实际位置,而是找刀尖点到达(0,0)时刀架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对刀一般不使用标准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将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对好。对刀仪自动对刀。现在很多车床上都装备了对刀仪,使用对刀仪对刀可免去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对刀精度。
2、目前数控车床大部分采用的是对刀器主动对刀,对刀器会自动向零件确定一个原点位置,这是十分方便快捷的对刀方法。而手动对刀是最基本的对刀方法,操作人员需要手动确定一个零件的原点位置,然后以其为半径确定零件的加工方向。
3、试切法:根据数控机床所用的位置检测装置不同,试切法分为相对式和绝对式两种。对刀仪对刀:对刀仪对刀分为机内对刀仪对刀和机外对刀仪对刀两种。
4、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在实际操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对刀方式。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成后,主轴旋转,刀架移动至工件处试切一段外圆。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使刀具离开工件,测量该段外圆直径。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1、回零操作:在开始对刀前,首先进行回零操作,以清除上一次操作的坐标数据。确保X、Y、Z三轴都回到原点。 主轴正转:使用MDI模式输入指令代码,使主轴正转并保持在中速旋转。然后切换到手轮模式,通过调节速度来控制机床移动。 X向对刀:将刀具轻轻接触工件右侧,将机床相对坐标清零。
2、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X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即得到工件坐标系X原点的位置。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Z0,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Z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即得工件坐标系Z原点的位置。
3、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在开始对刀操作前,首先执行回零操作,确保数控车床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后,将所需刀具装载到刀塔上。 设置刀具参数,包括刀具类型、直径、长度等,确保参数正确无误。
4、操作步骤:首先使用外圆车刀切削工件端面并输入刀尖的Z坐标,随后切削工件外圆并测量直径,将该值作为刀尖的X坐标输入系统。 一般刀对刀操作 操作步骤:如图4所示,将切割刀刀尖对准工件端面和侧母线的交点,并输入Z坐标和X坐标。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
1、数控车床的常用对刀方法包括试切削对刀法、机械对刀法和光学对刀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试切削对刀法 对刀原理:该方法通过试切削工件来确定刀具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刀架在外圆刀位置换上切割刀时,尽管刀架本身未移动,刀具的坐标位置看似未变,但实际上两把刀尖位置不同。
2、试切法对刀。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较多的一种对刀方法。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
3、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有试切对刀和机外对刀仪这两种对刀方法。
4、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在实际操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对刀方式。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成后,主轴旋转,刀架移动至工件处试切一段外圆。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使刀具离开工件,测量该段外圆直径。
5、回零操作:在开始对刀前,首先进行回零操作,以清除上一次操作的坐标数据。确保X、Y、Z三轴都回到原点。 主轴正转:使用MDI模式输入指令代码,使主轴正转并保持在中速旋转。然后切换到手轮模式,通过调节速度来控制机床移动。 X向对刀:将刀具轻轻接触工件右侧,将机床相对坐标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