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殖规模化率达70%!猪企仍加快扩张!散户生存危机显现
近些年,规模场发展势头凶猛,农业农村部最新透露,2022年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超过了70%。
有一线养殖户表示当下河南、山东等养猪大省的散户已经退出了70%左右,现在主要是规模场养猪,基于这一事实,不少人士认为未来的猪价的“稳涨不跌”!按照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现在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60%,这也有利于养殖端对猪价话语权的掌控,并且就在5月份也得到了验证。
单体经营的散户和中小企业,一旦遭遇风险面临的很可能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大多是分散布局,有很多猪场,即使预留出30%的风险成本,在目前供求存在较大缺口,利润空间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是迅速扩张的有利时机。
我国畜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居一定的主导地位。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
生猪产量最多的国家
巴西以其丰富的热带作物和牛肉出口业成为另一个农业大国。热带水果和畜牧业为该国农业的两大亮点。 丹麦因其在生猪和猪肉出口方面的卓越表现而被视为农业大国。其猪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澳大利亚因其庞大的羊群和羊肉出口业务而闻名,被形象地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据统计,在我国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占比超过50%。我国是全球生猪数量最多的国家,生猪数量超过4亿头,占全球生猪数量的一半以上。生猪产业链包括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生产和产品销售五个环节。
欧洲丹麦的猪肉产量与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原因:丹麦以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率著称,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丹麦有4600个养猪户。饲养1万头猪平均仅需3个劳动力。90%的猪肉用于出口(欧盟和日本、美国、中国等),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丹麦养猪业是世界公认的“高科技产业”。
国家一直控制猪肉价格,为什么还降不下来?
1、现在重新扶持农村散户养殖,完全跟不上民众的需求,所以价格降不下来。当前面那两个过程已经出现的时候,再来扶持农村的生猪养殖,完全弥补不了生猪肉的空缺,所以猪肉的价格才会在去年增长了30%。但是现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够让农村的散户重新富养扩养,这样才能够挽救国内生猪猪肉的价格。
2、首先,供求关系影响猪肉价格。猪瘟等疫情导致供应减少,价格上涨;部分养猪户追求利润,不愿扩大生产,加剧供应不足。其次,季节变化也影响猪肉价格。夏季消费淡季,价格较低;冬季尤其是春节临近,消费增加,价格随之上涨。第三,成本上升是关键因素。
3、缺少国外进口按理说生猪的价格一直在掉,这猪肉价格也应该跟着掉啊,怎么就还稳定不动呢。要我说真没准跟国外有关,其实我们国家养的猪肉还真就不够我们普通群众的日常需求,很多时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猪肉来稳定市场的价格。
4、为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都是活埋焚烧处理了。更是导致住的供应量更不上,价格也降不下来。所以想要把猪肉价格控制住,降下来不是那么容易,除非能从外国大批量的进口猪肉,因为我们国家现在没办法大批量养殖生猪,只有大批量引进解决供应问题,那么猪肉价格才会出现下跌的状况。
5、统计局回应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猪肉的价格到底能不能降下去了,这是很多普通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因为现在猪肉的价格很高,如果长期是这个价格的话,那现在的生活成本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加。
6、物以稀为贵。猪肉价格不是降不下来,而是人们的跟风和媒体的炒作,还有商贩的有意为之。随着猪瘟的到来,我们这里已有半年没有吃猪肉了,大家照样还是活得好好的。猪肉贵,可以不买或少卖,市场不就稳定下来了吗。
2022年“拆猪场”再度来袭!这3类猪场会被拆,中小养殖户注意!
事实上,今年五六月份,广西、四川、福建等多地已开始“整污染、拆猪场”的行动。四川乐山整改养殖场达7000余家,处罚金额高达433万元。这让许多养殖户担忧,2022年是否将迎来新一轮的环保风暴?多个省份和地区出台了新政策,严抓环保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