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需要多少钢材
京沪高铁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平均每天消耗1万吨钢筋、5万吨水泥、11万立方米混凝土,完成投资额近2亿元。全线工作人员超过13万人,机械设备到场超过35万台套。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将超过500亿元,这在以往的工程中是不可想象的。
根据估算,整个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中,共需消耗钢材500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七倍;水泥4000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六倍;高速钢轨32万吨,总长超过5000公里;耗电5亿度,足够20万户家庭用一年;施工图纸重达数十吨,此外工程还能够提供上百万个就业岗位,将明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钢材有Q235钢, 圆钢 ,螺纹钢。钢材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
建筑商举报厦深铁路偷工减料少用钢筋1002吨
建筑商举报厦深铁路钢梁偷工减料 厦深铁路某段正面临“偷工减料”的指控。按设计标准,长36米的钢梁应使用钢材约65吨,但经过“优化”、“节约”,每片可少用3吨钢材。 层层转包,压缩了建筑商的利润空间,于是,通过削减建筑用材,腾挪利润空间,便成了通行规则。
承建厦深铁路广东段四标指挥部七工区箱梁预制钢筋分项工程的建筑商刘金荣,披露了厦深铁路建设工程中的“潜规则”。证据显示,该工程段存在层层转包现象,导致建筑商利润空间缩小,因此削减建筑用材,以腾挪利润空间成为建筑商唯一选择。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详细规定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合与运输、浇筑与振捣、养护与拆模、外观检查、强度检验、耐久性检验等内容。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标准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骨料、水等材料。
掺合料:新验标取消,只能依据科技基〔2008〕74号进行检验和评定,但本规范没有提出全项和常检频率,施工单位可延续老标准60t一批,但监理不平行了。 (6) 细骨料、粗骨料:《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说采用JGJ52检测,新验收标准TB10424-2010说采用GB检测,还有一些其他不同。
铁道部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有具体规定。铁路混凝土试件必须在混凝土浇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
年起,中国铁路部门开始陆续发布一系列新的高速铁路施工规范标准,涵盖混凝土工程、路基、桥涵、隧道、轨道、通信、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等多个领域。
铁路粉煤灰常规检验不检验游离氧化钙的。根据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表》2-4,铁路混凝土使用粉煤灰常规只检3项指标: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全检指标为: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三氧化硫含量、CaO含量、游离氧化钙、安定性、活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