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的历史
莱芜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的莱芜分为牟国、齐嬴邑和平州邑。牟国为鲁国附庸,位于今辛庄镇赵家泉村;齐嬴邑在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则在莱芜西部。秦朝设立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隶属于济北郡。
莱芜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历史变迁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生动体现。从抗战胜利后的恢复原貌,到80年代的县级市设立,再到90年代的地级市升格,最后到21世纪初的镇乡合并调整,莱芜市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莱芜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便有着“嬴、牟”的古称,而“钢城”则是其别号。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莱芜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是历史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回溯至春秋时期,这里曾上演过长勺之战,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激战在此展开。
山东莱芜在哪啊
莱芜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与济南市章丘区、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泰安市新泰市及岱岳区相邻。 莱芜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距离省会济南市112公里。 20世纪60年代,莱芜成为中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并发展成山东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
山东省莱芜市,古称嬴、牟,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北邻济南市章丘区,东临淄博市博山区、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莱芜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曾发生过著名的“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此发动了“莱芜战役”。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地处泰山东麓,北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沂源县,南临泰安市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莱芜虽然与济南相邻,但它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级行政单位存在的。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莱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莱芜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坐落在山东省的中部区域,紧邻泰山东麓。它东边与淄博市为邻,西边和南边与泰安市接壤,北边则靠近省会济南市。莱芜市的地理面积达到2246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市人口约为123万。莱芜下辖两个市辖区,分别是莱城区和钢城区。
地理位置:莱芜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之东沂蒙山之西,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半圆形盆地,地理环境独特。历史背景:莱芜历史悠久,西汉时正式得名,后因铁矿资源而闻名,成为山东冶炼中心。在历史上,莱芜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著名的长勺之战和莱芜战役。
莱芜市历史
莱芜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便有着“嬴、牟”的古称,而“钢城”则是其别号。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莱芜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是历史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回溯至春秋时期,这里曾上演过长勺之战,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激战在此展开。
莱芜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历史变迁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生动体现。从抗战胜利后的恢复原貌,到80年代的县级市设立,再到90年代的地级市升格,最后到21世纪初的镇乡合并调整,莱芜市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莱芜的历史进程从1941年就开始了,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莱芜与其他县区合并,形成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地区恢复原貌。随后,莱芜在1983年成为省辖县级市,归泰安市管辖。到了1992年,莱芜市晋升为地级市,这一转变使得莱芜从县级市提升至省级管理的市级,标志着其在政治地位上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