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大全

欢迎来到企业资讯大全!

近代铁路建设对(近代铁路建设对世界影响)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成就

中国铁路建设新成就 世界屋脊的辉煌穿越——写在青藏铁路铺通之际 2005年10月12日,注定要在世界铁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铺轨全线贯通。10月15日,首批援藏物资通过青藏铁路运抵拉萨。

铁路建设方面的成就 作为中国现代铁路建设的奠基人之一,詹天佑在铁路技术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设计的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经过大规模隧道和桥梁的铁路。此外,詹天佑还主持修建了长沙至洛阳铁路、广西至越南铁路等一系列铁路工程。

. 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它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还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肖瑾 肖瑾,铁路勘测设计专家。长期从事铁路勘测及其研究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勘测设计东北、华北地区,包括嫩林、京原、石太、京九等十几条主要铁路干线;主持研究北京、沈阳、济南等大枢纽和编组站的总体规划。詹天佑 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铁路是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人类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之一,相对于中国这样近200年历经沧桑巨变的国家,铁路的发展史实际上承载着诸多的价值和意义。铁路不仅是物资载运的工具,也不仅仅是联络交通的渠道,在某些层面上,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和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等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

分析中国近代和现代铁路建设的差异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都是被迫的。近代时中国的铁路基本上全是外国人建设的,他们为了能更好的在中国倾销商品,获取原料,扩大侵略范围,便争相在中国修建铁路,控制中国的铁路交通。而且刚开始时中国政府和民众都很反对铁路修建,但在侵略者的威压下,铁路还是修了起来。

民国时期,铁路事业发展总体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九五期间,北京直通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建成。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世界第四。汽车于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清末民初,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

强势人物主导铁路建设 在近代中国,铁路的建设往往与具有权势的人物紧密相关。这些强势人物,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铁路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推动铁路项目的实施。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强人筑路”。

近代中英铁路建设的差异

差距:(1)英国有发展海军的政策支持—“炮舰政策”;(2)英国发展海军以自由贸易为后盾;(3)英国政治制度先进,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广阔。启示:(1)要有强大的海军维护国家利益 (2)要把发展经济同强军结合起来 (3)发展海军要有政策支持,形成全民共识。

从理论上讲,两国都采用标准轨距的轨道,所以中国列车可以在英国铁轨上行驶。但中英两国被前苏联(Soviet)地区普遍采用的宽轨轨道隔开了。因此,在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和白俄罗斯的布雷斯特,货物要换到新机车上。这条货运通道非但没能成为新路线出现的耀眼象征,反而突显了边境线上持续存在的旧摩擦。

列强并非没有瓜分中国的野心,而清政府的腐朽也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但由于全国军民所表现出的抗击侵略之伟力,以及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迫使他们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由瓜分中国的政策改变为“以华制华”的政策。

三是对社会发展方向认识不同,改革态度有差异。梁启超在李鸿章去世不久写了《李鸿章》一书,书中对李伊进行了比较,认为李在政治识见方面很难与伊相比,梁启超还就李鸿章对近代国家的认识进行评判,说李“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体之本原”。

最初的广九铁路,从大沙头至九龙,全长1755公里,分为中段1477公里和英段378公里,罗湖桥位于中英分界,其中英方负责修建罗湖桥至九龙段。罗湖桥由三孔组成,两端桥孔为17米钢槽梁,中桥孔为32米钢梁。1911年10月8日,广州至深圳的铁路开通,标志着铁路建设的重要进展。

在修建津榆铁路架滦河铁桥时,英、日、法三国的工程师指挥打桩均告失败。詹天佑采用中国伟统方法配合机器进行打桩,获得成功。 新易铁路是中国工程式师自修铁路的开端。詹天佑只用四个月建成,提前两个月完工,受到慈禧太后和袁世凯的赏识。 京张铁路由于英、俄争夺筑路权相持不下,决定由中国自建。

近代中国是怎样从把铁路视作妖物到拼死保护的?

铁路作为历史上最有进步性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铁路能够加速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地区的城市化。清末民国时期,国人对修建铁路的看法并不一致。人们对铁路这种新生事物的接纳,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中国人自修第一条的铁路——台湾基隆矿区铁路 1877年,洋务派大员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基隆煤矿的老寮坑矿地至滨海泊船处,自行修建台湾基隆矿区铁路,开创了我国自行修筑铁路先河。唐廷枢云:“若煤铁并运,即须自筑铁路,方可大见利益。是台北矿务,煤井未开,铁路先已筑成,正此之谓”。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营业铁路——吴淞铁路 1874年12月,英国人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在上海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条用于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长15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

詹天佑的功绩对国家的意义

意义:为国争光。告诫后人,展示世界,中国人是伟大的,是有能力搞大型工程的。实实在在修建了许多铁路和桥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雄厚的交通基础建设。

“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

詹天佑想到一个办法:将美国人詹尼发明的自动挂钩加在每节车厢,使之结合成一个牢固整体,确保爬坡时的安全。 1906年12月11日,在工程最紧张的日子里,詹天佑给诺索布的儿子、他少年时的朋友威利的信中写道: 目前,中国正处于极不安定的情形下,她正在进行代价很高的试验,也力求革新。但是将来怎样,是无人可以预卜。

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

铁路促进了工矿业的发展。在铁路出现以前,近代中国的工矿产品主要是依靠骡马大车或者水运运输,运量有限,运输的成本也比较高,导致许多矿产资源无法开采和利用。铁路的出现使得近代中国的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方便了资源的开发,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工矿业的发展。铁路带动了贸易的发展。

一些古老、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加速了流通、知识的传播,更有利于畅通经济、带动繁荣,对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积极:(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铁路网和交通运输网的完善,促进交通近代化。方便了近代中国货物的运输与人们的出行,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总之,积极处主要体现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消极处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纯粹手打,望采纳。

因素:近代爱国人士的宣传、推动;西方列强在华修建铁路的刺激、诱导;洋务派修建铁路的效应推动。作用:改善了交通落后状况;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在近代,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铁路。铁路的引入,加强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提高的生产效率,减少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但同时,由于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独特性,列强通过铁路对中国进行了有效地势力范围划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起推动作用。

积极影响:是中国对西方工业文明成果的重要引进,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加快了地区经济繁荣,促进地区进步,民族交流。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让中国人接受了新的交通工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