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中国铁路发展史如下:艰难起步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时期: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自1876年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建成以来,到1981年,中国铁路总里程达到50181公里。在这期间,中国铁路经历了从清朝到新中国的转变,铁路建设技术也经历了从依赖外国到自主研发的转变。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起步阶段(1876年至1905年):1876年,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首条营运铁路。1905年,中国人自行修建的京张铁路动工,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中国铁路发展史如下:艰难起步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
中国铁路历史简介
1、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起步阶段(1876年至1905年):1876年,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首条营运铁路。1905年,中国人自行修建的京张铁路动工,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2、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是12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有118年了。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
3、中国铁路的艰难起步始于1876年,当时上海至吴淞港的铁路修建引起争议,但最终在1881年建成了10公里的标准轨距铁路。 在洋务运动时期,铁路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北京和运煤线路的开发上。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时,中国境内已有9,500公里铁路,但相对于人口大国,这个数字仍然较低。
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铁路总量仅为500公里,而同期的美国轨道长度已达28万公里,战场的失利终于激发了中国的铁路兴建热潮,北京成为铁道网络的中心所在地,而偏远地区也开发了许多运煤线路。
求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建成时间。
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黑龙江哈尔滨的铁路,于1881年动工,1912年建成,全长1388千米。其中的唐山至胥各庄段原为开滦公司所建,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京哈铁路连接中国的华北与东北地区,是东三省的核心铁路干线。
京哈铁路:1881年动工,1912年建成。 京沪铁路:1968年建成。 京九铁路:1993年2月全面动工,1996年开通运营。
中国国家铁路干线的基本组成路段分别是:京哈铁路、京通铁路、京包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焦柳铁路、包兰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陇海铁路、成昆铁路、宝成铁路、沪昆铁路、沿江铁路和沿海铁路(以上铁路线整合了平行重复的客货共线和客运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