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大全

欢迎来到企业资讯大全!

微生物技术移液管包扎(移液管怎么消毒灭菌)

微生物实验纸片法测定测定抗生素效价方法的整套实验步骤

1、纸片法和管碟法测定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将菌制成菌悬液用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去多余菌液,涂布整个M2H平板表面,反复3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保证涂布均匀,35℃培养后菌落呈半融合状态,否则影响药敏结果。

2、⑼密封纸片后,可放入4冰箱保存或置阴暗干燥处保存,切勿受潮。

3、用于测定抗生素效价的生物学定量方法之一。标准的方法是以20毫升的琼胶培养基放入陪替氏培养皿内做成平面,上面加上预先培养的试验标准菌种,例如掺入了葡萄球菌的琼胶4毫升,而使之凝固,上面再放上一个外径8毫米的不锈钢圆筒,筒内倒满青霉素稀释液之后,在35—37℃培养12—16小时。

4、抗生素的效价通常以重量或国际单位(IU)来表示。青霉钠1mg=1667 IU或1 IU=0.6 mg 青霉素钾1mg=1559 IU或1 IU=0.625 mg 制霉菌素1mg=3700 IU 其他抗生素多以重量为单位或1mg=1000 IU ⑸抗菌药物原液的终浓度可增大到5120mg/mL,这可缩减加入纸片中的抗菌药物原液的体积。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包括那些

1、穿刺接种是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使用的工具是接种针。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半固体培养基,通过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实现接种的目的。穿刺接种可以观察到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它们对培养基的利用情况。

2、穿刺接种。做穿刺接种时,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即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浇混接种。该法是将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养皿中,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摄氏度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达到稀释的目的。

3、接种的方法多种多样,依据培养基的不同特性,可大致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固体培养基。对于固体培养基的分离方法,常用的有涂布平板法、倒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以及稀释摇管法等。这些方法中,大部分细菌和真菌通过固体培养法,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分离效果。

4、接种常见方法有:平板划线接种法、斜面接种法、倾注培养法、穿刺接种法、液体接种法。

5、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这种方式是将细菌分离培养的常用技术,其目的是将混有多种细菌的培养物,或标本中不同的细菌(病原菌与非病原菌)使其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或分离出单一菌株,便于识别鉴定。平板划线接种方法较多,其中以分段划线法与曲线划线法较为常用。

6、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以下五种: 液体接种法:液体接种是微生物接种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利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将待转移的微生物液体转移到另一个培养液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扩大培养或转接培养。操作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无菌环境和操作技术,确保微生物不受污染。

对移液管包扎是为了将微生物吸出管外吗

在进行移液管的包装时,首先确保移液管干燥。在距离移液管粗头顶端约0.5厘米的位置塞入一小段长约5厘米的棉花,以避免使用过程中杂菌被吹入或微生物意外被吸出。棉花的填充需适度,过紧会增加吹吸液体的难度,而过松则可能导致棉花滑落。

准备好干燥的移液管,在距其粗头顶端约0.5cm处,塞一小段约1.5cm长的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其中,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管外。棉花要塞得松紧恰当,过紧,吹吸液体太费力;过松,吹气时棉花会下滑。

为了确保微生物培养过程的无菌环境,无菌室或接种箱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无菌室通常设置在实验室内部,作为独立的小空间,其面积一般为4至5平方米,高度约为5米。无菌室外部应连接一个小缓冲间,面积约为2平方米,以减少外部杂菌进入。

刻度不同 吸量管带全程刻度,移液管只带满程刻度。吸量管在操作是容易产生误差。精确度不同 带刻度的叫吸量管,有玻璃肚的叫移液管,也叫单标管,移液管比吸量管精确。量出和量入不同 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

从固体培养基中将菌洗下,倒入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用移液管将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或从液体培养物中将菌液移至固体培养基中,都可称为液体接种。

包扎移液管、试管和三角瓶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棉花要塞得松紧恰当,过紧,吹吸液体太费力;过松,吹气时棉花会下滑。然后分别将每支移液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条的近左端,与报纸约呈45度角,并将左端多余的一段纸覆折在移液管上,再将整根移液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一小结。如此包好的很多移液管可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进行干热灭菌。

2、分装培养基时,需注意不要污染管口或瓶口,如不慎污染,应用脱脂棉清理。试管分装时,可用漏斗将培养基注入,分装量根据试管大小及需要而定。三角瓶分装时,则需趁热加入培养基,并确保瓶口包扎合适,如用纱布或硅胶塞。

3、分装 按实训要求,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500ml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造成污染。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植物体细胞培养基操作

培养基配制过程包括称量、溶解、定容、调pH及过滤等步骤。液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准确称量各成分,用玻璃棒搅拌,加热溶解后定容,并调节pH至适宜范围。固体培养基则需将琼脂加入已溶解的液体培养基中,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分装培养基时,需注意不要污染管口或瓶口,如不慎污染,应用脱脂棉清理。

外植体的离体培养:首先,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称为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并放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脱分化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在培养基的作用下,外植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其细胞会通过连续分裂,发展成一种无定形、细胞排列疏松、富含液泡的愈伤组织。这个过程被称为脱分化或去分化。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培养器具。常用的培养基有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培养器具主要包括培养瓶、试管、离心管等。无菌操作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之前,必须进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以避免外源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使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外植体,以去除细胞壁,露出原生质体,便于后续的培养。接种与培养 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制备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这一步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微生物实验用移液管为什么要在顶端加塞棉花?

1、在移液管的顶端加塞棉花,作用是避免外界杂菌进入管内,污染样品。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有。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百度一下holdbio,看移液管,洗耳球。

2、简单地说:培养基本身就是用来培养细菌的,里面的营养成分很适合细菌的生长,如果你不立刻来菌,细菌就会在里面吃喝拉撒睡了哈。培养基来菌后一般会在培养箱里调整到合适的温度先放置48小时左右,如果没有细菌生长则可以拿来做无菌检测。

3、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4、总体而言,所有微生物生长繁殖均需要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及能源,但由于微生物营养类型复杂,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首先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配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

5、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